推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持续放量增长
文章出处:信用中国编辑:信息中心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12-06
为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商业银行不断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愿贷”“能贷”“会贷”“敢贷”的机制逐步构建,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整体呈现“增速加快、占比提升”的态势。但当前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增长仍然面临客户数据信息获取不充分、银行放款条件与客户经营需求存在差距、信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建议搭建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优化信用环境机制、完善信用贷款风险缓释机制,促进小微信用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银行获取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对信用贷款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信用贷款投放的前提是银行能够获得可靠的数据资源,从调研情况看,在内部数据获取方面,小微企业财务账目设置不规范的问题较为普遍,不能反映真实经营情况,严重影响银行为小微企业授信的准确性。在外部数据获取方面,涉企信用信息归集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归集的税务、社保、公积金、水电气暖等重要信用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提升,与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挖掘优质客户等方面需求不匹配,关键授信数据银行尚难以及时准确获取。
银行放款条件与小微企业经营需求存在差距。信用贷款风险相对较大,银行基于自身风控要求,对贷款期限和额度有所控制。信用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与企业经营周期不完全匹配。多数线上信用贷款的实际审批额度一般在100万元左右,大额信用贷款偏少,呈现“小额分散”特点,部分客户认为金额过低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导致贷款未能最终落地。例如,部分科创型小微企业从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发到大规模应用一般往往是跨周期的,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企业希望用额度大和中长期信贷资金来匹配研发生产的回款周期和开发需求。
信贷产品同质化严重,特色信用贷款产品研发不足。目前,很多银行机构依靠税收数据建模、小微企业经营流水等信息发放信用贷款,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作为信用贷款模式的主打产品。据了解,纳税信用贷产品同质化严重,对社保、水电等企业信用数据未能有效充分挖掘,创新信用贷款产品数量有限,服务不够丰富和多元化,特别是在民营小微、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农业农村等领域的专项服务有待提升,制约了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覆盖面。同时,涉企公共信用信息分布在多个部门,高质量公共信息仍显不足,存在数据格式不一致、授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信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银行信用贷款投放内生动力不足。多年来,因抵押担保更具刚性约束的风控逻辑,银行对抵押担保形成习惯性路径依赖,虽然在前期各项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积极性开始提高,风险顾虑有所缓解,但是因收益与风险不匹配导致银行更愿意将有限的信用贷款资源配置到收益高、风险低的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银行小微信用贷款投放内生动力不足。一是部分贷款资金流向难以准确监控。由于商业银行之间无法实现资金流向系统互通,无法对跨行的信贷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管控。二是线上小微信用贷款追偿较为困难。线上信用贷款出现逾期时,由于没有任何担保措施,也缺乏财产线索,难以与借款人取得联系,尤其是当借款人失联时,不良贷款清收基本没有抓手。三是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部分小微信用贷款已经出现风险暴露,银行授信更加谨慎。
对策建议
充分整合信息资源,搭建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核心数据项和拓展数据项,以实用性、可采性、可拓展、可持续为原则,充分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公积金、社保、水电等信息,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壁垒,健全涉企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涉企信用信息的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尽联,丰富银行可获取的数据信息维度,为银行机构快速有效的放贷决策提供参考,夯实信用贷款投放基础。同时,不断提高银行通过大数据技术缓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加大线上产品开发力度,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对客户精准画像,实现批量拓展业务。
优化外部信用环境,为小微信用贷款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大小微企业信用培植力度,引导小微企业进一步增强W66利来·国际经营的意识,完善财务数据、按时纳税,规范账务、公私分明、让银行有账可查。推动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中的主导作用,完善行业自律与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债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帮助银行机构提高不良贷款清收能力,运用多种方式处置和消化不良资产,增强银行机构投放信心。
加强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推动贷款持续放量发展。充分发挥结构性政策调节作用,做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工具的接续工作,调整政策激励对象,扩大政策惠及面。加快推进信用贷款尤其是大额信用贷款投放,不断降低小微信用贷款融资成本。提高信用贷款不良贷款容忍度,降低风险计提要求,缓解银行不良贷款压力。强化金融和财政政策协同配合,针对银行向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重点对象发放的信用贷款,由财政出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形成损失的贷款按一定比例进行补偿。加大再贷款发放贴息力度,增强银行发放纯信用贷款的信心。
强化银行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和能力培养。鼓励银行加大线上产品开发力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提升客户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并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财务辅导等综合性服务。引导银行内部健全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可抗因素、非道德风险造成不良的,完善容错纠错、尽职免责机制。加强一线信贷人员金融素养及风控能力的培训,严格按照流程开展业务,避免人为不利因素发生,降低信用贷款不良风险。